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25年单独招生简章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2025年03月17日 15:42 辽宁

图片9.png 

一、学校简介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和辽宁省高职教育“兴辽卓越”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1年,时名东北交通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交通专门学校,为新中国交通事业和抗美援朝后勤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1954年更名为交通部沈阳公路工程学校,1958年升格为辽宁交通学院,1973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学校,1982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工程学校,1985年更名为辽宁省公路专科学校,1991年更名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二、校园风光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三、招生专业

录取专业.jpg

注:招生计划以教育厅批复为准,学费、住宿费标准以省物价局批复为准。根据住宿条件不同,宿费有1000元/年、800元/年、500元/年三种标准。特别说明:中职考生所报的专业与中职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中职毕业生面试录取招生专业

录取专业02.jpg

特别说明:中职考生所报的专业与中职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四、专业介绍

※ 机电工程系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专业介绍: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由1951年建校初的三大专业之一的“筑路机械”专业发展而来。2011年成为国家级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拥有一支以“身正德高、知行合一”的全国模范教师引航的由省级优秀教师、市劳模、市师德先进个人、企业技术顾问等组成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拥有专利14项,出版教材5部、国家级获奖教材1部,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多年来,专业坚持校企合作办学的特色模式,建有沃尔沃产业学院、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沃尔沃企业专项奖学金持续发放12年,发放金额达40余万元。实现了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零接轨,就业率连续5年98%以上。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就业方向:在工程机械的制造和销售企业,从事工程机械制造、装配、检测、调试、管理、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也可在交通、城建、市政等施工企业从事工程机械运用、维修、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中铁、中建各大局;沃尔沃、小松、三一等工程机械品牌销售企业。

数控技术

专业介绍:数控技术专业是国家“双高”、辽宁省“双高”、“兴辽卓越”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全国机械行指委骨干专业、辽宁省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校内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专业拥有一支由全国、省、市技术能手、行业专家和教学名师组成“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搭建了省先进制造技术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国赛获奖10余项。主持省教学成果奖3项,在省首批星级专业评估中被评为五星专业(数控专业排名第1)。专业建设水平和知名度省内领先,国内前列。

就业方向:数控技术专业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要就业于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机床维护维修等技术岗位,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支持、销售、生产管理等服务岗位。专业与沈飞集团、新松机器人、沈阳黎明等知名企业建立“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等校企协同育人班,增强专业与企业深度融合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于2007年,是国家“双高”、辽宁省“双高”、“兴辽卓越”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国家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专业,辽宁省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专业。“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拥有专、兼职教师13人,专职教师中博士2人,拥有发明专利11项,出版教材5部,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5项。学生多次获得省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奖项。专业拥有条件一流的现代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专业人才培养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并与辽沈地区产业发展对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学校前茅。

就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主要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岗位;以及高端装备相关领域的技术支持、咨询、销售等服务岗位。专业与中航沈飞、新松机器人等诸多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设立“订单班”联合培养。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增强专业与用人单位交流合作。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介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我校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1人,“双师型”教师100%。专业将企业需求与教学标准相结合,导入企业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真实案例等元素,依托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符合“岗位引导、能力多元”的高素质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及智能制造类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技术支持与服务等工作。专业与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设有新松机器人订单班。与德科斯米尔公司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并设有德科斯米尔订单班。同时定期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增强专业与用人企业合作交流。

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介绍: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是“中国智能制造2025”行动纲要的重点支柱专业,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近几年来,专业教师共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10余部,拥有专利10余项。专业教师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博士启动基金等各级教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专业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省级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

就业方向:本专业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是新兴专业和新兴产业,人才紧缺。主要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从事智能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改造与集成应用及售前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专业与京东方科技集团、沈阳斯沃电器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

※ 物流管理系

现代物流管理

专业介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1年,是东北区域首家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辽宁省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017年入选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2021年入选兴辽卓越专业群-现代物流管理管业群。专业教师团队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核心骨干。

就业方向: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主要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电商物流企业及生产制造企业,从事仓储规划与管理、生产运作、运输调度、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

电子商务

专业介绍: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于2003年,是全省最早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均为 100%。自成立以来,电子商务专业始终保持高质量就业,择优聘请了辽宁省商务厅、各知名电商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精湛的高水平专业化教学团队。2015年至今,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多次在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获奖。

就业方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电商运营管理、电商视觉设计、商务数据分析与管理、新媒体直播运营等工作岗位。

供应链运营

专业介绍:供应链运营专业2021年首次开设,我校是辽宁省最早获批此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国家战略,培养国家紧缺的供应链运营人才。专业“双师型”专任教师比例达100%,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成果丰硕,多次在省级教学竞赛取得一等奖、二等奖,主持市厅级以上教科研课题30余项,拥有专利8项,出版教材7部。择优选聘供应链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中资外资企业兼职教师。

就业方向:供应链运营专业就业主要面向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类企业,从事市场需求预测与客户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管理、数据分析、供应链计划与运营、供应链风险控制和应急管理等供应链运营中关键环节业务操作及协同运营管理岗位的工作。

关务与外贸服务

专业介绍: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 ( 原名: 报关与国际货运) 开设于2003年,历经19年的发展,专业在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均处于辽宁省高职院校前列。本专业重点培养外贸、国际物流相关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包括关务操作、报关报检、外贸业务、跨境电商等相关岗位。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多年企业实践经历,培养的学生在历年省级技能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优秀毕业生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

就业方向: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国际货代、报关、外贸、物流等企业,从事报关报检、关务操作、外贸采购与销售、跨境电商客服与操作、物流操作等岗位工作。本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专业性强,毕业生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

※ 建筑工程系

给排水工程技术

专业介绍: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于2004年并于同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5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讲师4人;硕士4人,学士1人;具有工程系列职称5人;其中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1人,注册一级建造师1人;全部具有行业或企业工作经历,双师素质100%,企业兼职教师5人。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和2021年承办并获得辽宁省职业院校水处理技能大赛一等奖。

本专业主要面向市政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安装、给排水工程监理、水的生产和供应等类型企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给排水工程施工、水处理、给排水计量与计价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城镇给水排水、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工程的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及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向中建集团、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中铁九局集团、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中天建设、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民企,以及建筑安装和环保公司,从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工程造价、设备安装、环境检测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专业介绍: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2014年专业主持完成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9年主持完成国家职业教育地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020年列入我校国家“双高”道桥专业群建设专业。专业教师团队获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面向建筑、城市地下工程及交通运输产业链建设施工领域,对接领域内建筑基础工程、地下工程、城市地铁、公路与铁路隧道、市政管廓等工程项目,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终身发展能力,掌握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施工、隧道施工、隧道工程测量、工程计量与计价、地下工程监控量测等基本知识,具备建筑基础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建造施工与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工程测量、工程安全管理等专业技能,从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监理员等岗位的懂设计、精施工、能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现已有12届共计1200多名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中铁集团、中铁建集团、中建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在公路、铁路、房建、城市地铁等重点建设项目上从事施工、测量、管理等工作岗位。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中铁九局集团、中铁十九局集团、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中建集团、中交集团、中石油管道工程局等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作。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专业介绍:本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省四星级专业。专业现有专职教师6人,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1人,注册室内设计师1人。教师团队获得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三等奖多项。

本专业面向建筑装饰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方向,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建筑装饰材料与装饰构造、装饰空间设计基本知识,具备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装饰施工图设计与识图、装饰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装饰设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几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18年—2020年连续3年获得学校就业先进集体一等奖。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装饰等施工企业和设计公司,从事项目现场施工、质检、安全管理,项目预算,招投标,资料管理,施工图深化设计、家装设计与营销等工作。

※ 管理工程系

旅游管理

专业介绍: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年,是辽宁省省级示范专业,现拥有专兼职教师共16人,专业教师全部取得双师资格且具有丰富的旅游企业实践经历,团队曾获得2020、2021年辽宁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师团队多次在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连续多年为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面试和沈阳市导游技能大赛提供评委。多年来,为辽宁省及全国输送了大批旅游人才,覆盖旅行产业各个环节。在精耕旅游职业教育的路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国家战略为提领,产业发展为指导,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办专业理念;建立了红色铸魂、数字引领、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培养“辽宁匠人”为育人目标,以服务“数字辽宁”为专业责任,以助力“榜样辽宁”为行业精神的专业哲学,以期在旅游职业教育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与华住酒店管理集团、北京竹园国际旅行社、杭州励骏酒店、酒严选科技平台有限公司等多家旅游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实训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签定订单式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会展策划与管理

专业介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08年,历经十余年发展,专业已成为辽沈地区会展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品牌基地。专业先后参与国家会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全国会展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连续多年获全国会展大赛一等奖。学生在校期间便可参与中国制博会、东北五金展、沈阳国际车展等展会实践。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积淀,专业形成了以“项目为轴、协同育人” 政府-协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就业率连续八年达到100%。

校企合作:会展专业与省内外30余家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并与金诺国际会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共育中国制博会人才培养示范工程项目。大型合作企业有百瑞集团、辽宁工业展览馆、佳胜集团、辽宁北方、辽宁友好、辽宁博联等。

大数据与会计

专业介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以服务会计行业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本位, 以强化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实施“岗课证赛深度融合,阶段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拥有专任教师10名,其中教授1人,副高2人,硕士6名,博士1名,全部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10余人,打造了一只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与小蜜蜂会计(沈阳)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汇升企业集团、沈阳厚贤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毕业生良好发展提供成长平台,为企业输出优质人才。

保险实务(保险理赔方向)

专业介绍:保险实务(保险理赔)专业开设于2004年。专业特色突出,就业优势显著,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广适应的,面向各类保险企业、政策性保险机构和其他金融企业的基层服务和管理领域岗位,熟悉保险公司各类业务的处理方式和保险公司的管理流程,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后备管理干部。

校企合作:保险实务(保险理赔)专业与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泛华保险公估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轨道交通工程系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

专业介绍: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成立于2016年,为辽宁省双高重点建设专业。依托“校企共建”方式建设有车辆专业全国一流的实训基地,覆盖轨道车辆结构认知、轨道车辆检修与故障处理、轨道车辆装配调试、列车驾驶与应急事件处置等方面,专业为辽宁省“1+X”乘务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牵头单位,连续多年被交通部、省教育厅等单位选定为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车辆技术赛项)省赛承办单位。专业秉承“轨道列车驾驶方向”与“车辆检修装调方向”双向并进的办学原则,采取“订单班”与非“订单班”协同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轨道车辆检修与装配、列车驾驶与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轨道交通行业专家1名(高级工程师)、辽宁省教学名师1名(教授)、副教授1名,“双师”型教师达100%,同时建设有一支具备轨道交通行业背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由企业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外聘教师团队。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铁路、国有大型集团企业铁路自备线、中国中车集团各子公司、轨道车辆装备制造企业等,工作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就业岗位群:列车司机、轨道车辆机械检修员、轨道车辆电气检修员、车场调度员、车辆装配员、车辆调试员、车辆专业工程师等岗位。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专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建立于2013年,为辽宁省双高重点建设专业。建有机电专业国内一流的实训基地,为辽宁省“1+X”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职业技能证书等级鉴定站,连续多年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学生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奖项。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的办学理念,为轨道交通产业输送机电设备的调试、安装、测试与维修维护等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行业专家1名,专业4名教师具有企业经历,“双师”型教师达100%,同时建设了一支具备机电专业背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由企业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外聘教师团队。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轻轨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就业岗位群:低压电气检修员、站台门检修员、电扶梯检修员、自动售检票检修员、给排水检修员、环控检修员、消防检修员、综合监控检修员等岗位。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

专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始建立于2013年,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辽宁省双高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四星级专业。建有通信信号专业国内一流的实训基地,覆盖信号、通信方向,连续多年被交通部、人社部等单位选定为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信号维护)省级赛项承办单位。专业秉承“信号方向”与“通信方向”双向并进的办学原则,采取“校企共育、工学结合、岗位导向、技能叠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轨道交通信号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养护、故障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省教学名师1人、省职教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行业专家1名、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双师”型教师达100%,同时建设了一支具备通信信号专业背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由企业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外聘教师团队。

就业方向:面向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运维公司、工程局、信号厂等企业的轨道交通通信工、轨道交通信号工等职业群,从事轨道交通信号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养护、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立于2006年,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辽宁省双高重点建设专业。建有国内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覆盖行车、票务、客运、安全等方向。为辽宁省“1+X”站务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牵头单位,连续多年被交通部、省教育厅等单位选定为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省赛承办单位。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行业专家1人、博士1人,“双师”型教师达100%。专业秉承“岗位导向,技能递进,素养融入”的育人理念,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班”等培养模式为轨道交通运输企业输送复合型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局、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城市客运枢纽站等。就业岗位群:站务员、车站值班员、值班站长、站长、信号楼值班员、车场调度员、行车调度员、调车员等岗位。

※ 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业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力雄厚,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专业,曾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21年获批建设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是我校信息工程系领头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兼职教师十余名,其中教授三人,华为认证讲师3人,辽宁省技术能手1人。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型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竞赛等收获丰硕,曾获得国家级奖项十余项,省级三等以上奖项几十项。专业实训资源丰富,先后投资上千万建立了华为ICT网络实训中心、综合布线、智能楼宇、网络安全攻防竞技、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等专业技术实训室。成立网络安全、弱电与智能楼宇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以及“双创”等多个工作室,供同学们开展深度学习。专业创建了交通物联网实训中心,希望能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进行技术和应用探索。同时专业将坚守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期待,在做好、做强高职专科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本地化发展之路。

就业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网络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工程建设与服务企业,IT设备、软件及信息安全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企业,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网络系统管理工程师、网络构建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安全运维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人员、各类工程施工人员等高薪工作。

※ 测绘工程系

工程测量技术

专业介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成立于1995年,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辽宁省品牌专业、国家级高职示范校建设专业、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辽宁省“双高”计划建设专业,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协作体牵头单位,2022年被评为辽宁省高职教育五星级专业。

就业方向:立足全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面向交通、市政、土建工程、城市规划等部门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铁路与桥隧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国土地籍测绘、矿山测量等技术岗位。目前已与中交、中铁、中建、中水等大型国有企业和辽宁省测绘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就业合作关系。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专业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研究以飞机、卫星等为载体来获取地表影像,并通过量测、处理、分析、解读得到目标及环境空间信息,以服务于国家建设。由于数据获取的高效性,在灾害应急管理、农业、林业普查、水利建设、石油勘探、铁路、公路选线、文物考古等领域应用广泛。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生产、设计、规划、管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2017年专业成立以来已与国内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沈阳勘察测绘研院、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察测绘研究院、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九局、中铁建大桥局等,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多名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无人机测绘技术

专业介绍:无人机测绘技术是通过无人机搭载多种遥感成像设备,如高分辨CCD数码相机、激光扫描仪、光学相机等获取信息,并通过相应的软件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的一种技术手段。本专业面向当前无人机应用热点,旨在培养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工程控制测量、数字测图、无人机测量等基础知识,具备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影像数据处理、无人机操控、无人机装调等能力,能够适应国家基础测绘、智能航空建设与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面向测绘、资源调查、智慧城市、灾害监测、环境保护、精准农业、管线巡查等领域和相关部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数字化测图、卫星定位测量、无人机操控、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现代精密工程测量等技能,从事无人机测绘操控、无人机组装与维修、智慧城市建设、工程测量以及与无人机相关的应用或生产管理等工作。

五、报名安排

报名时间:

1.普通高中毕业生:

2025年3月15日9时—4月1日24时。

2.普通中职毕业生:

2025年3月15日9时—4月1日24时。

3.中职考生申请免试报名时间:

上一篇:高职分类考试各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上一篇:高职分类考试各专业就业前景分析